《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于近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電梯主要部件報廢的國家標準。
現在的新標準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緊急救援裝置、井道安全門和活板門、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共13項對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標準明確將機械的損傷(如開裂、變形)、非正常磨損、銹蝕、材料老化、電氣故障、電氣元件破損等6種影響安全運行的失效或潛在失效模式作為部件的報廢技術條件,為存在風險隱患需要報廢部件提供了技術依據。通過對存在失效或潛在失效風險的主要部件進行報廢來推進電梯整機的更新改造,有利于提高電梯設備的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
制動器作為電梯的關鍵部件,會因電磁線圈鐵芯動作的異常,導致制動器出現卡阻的現象,容易導致電梯溜車、墩底、沖頂等嚴重安全事故。此次標準把“制動器電磁線圈鐵芯動作異常,出現卡阻現象”作為制動器報廢技術條件之一,將大大地減低此類風險。
懸掛鋼絲繩作為電梯的曳引和承載部件,承載著轎廂與載荷和對重的重量,以及實現曳引驅動。懸掛鋼絲繩變形或損傷不僅會導致鋼絲繩內部應力分布不均勻、加速鋼絲繩的損壞,還會對曳引輪和滑輪造成異常損傷并加速損壞。標準把“鋼絲繩出現籠狀畸變、繩股擠出、扭結、部分壓扁或彎折”作為曳引鋼絲繩和液壓電梯懸掛鋼絲繩報廢技術條件之一,將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
另外,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產生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彌補了電梯主要部件報廢缺乏技術規范和標準的空白,為電梯服務過程中的主要部件報廢提供技術依據,也為政府相關安全監管部門對在用電梯安全監管提供了技術依據。二、將加快推進在用電梯,特別是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提升在用電梯的安全性能,保障了乘用人員的安全。三、兼顧了公共安全與資源節約。
目前,國家標準委還在加快推進《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主要部件的報廢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研制,進一步完善電梯產品的報廢國家標準體系。報廢體系的健全,將加速電梯后市場的繁榮和電梯產業的產業調整步伐。